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时间:2013年4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当今国之教育,诺奖无期,一流无望,乱象横生,铜臭肆虐,学风日下。作者杏坛探思卅载、耕耘卌载华夏、半世纪矢志求索,循前辈以七分考、七分据、说七分话、付诸十分之行动、收获三分之果、激情于十二分之诗行,此集
作者姓名: 于健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57
内容简介
当今国之教育,诺奖无期,一流无望,乱象横生,铜臭肆虐,学风日下。作者杏坛探思卅载、耕耘卌载华夏、半世纪矢志求索,循前辈以七分考、七分据、说七分话、付诸十分之行动、收获三分之果、激情于十二分之诗行,此集也。
作者简介
于 健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英语教育哲学家,经济哲学家,代表性著作有:
1.《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19版注疏本》,McGraw-Hill,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19版注疏本》,McGraw-Hill,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中国英语教育改革探思录》,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4.《英语语法精要》,学苑出版社,1990;
5.《英语同义词用法指南》,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
6.Kid’s English(《少儿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审定:
7.Economics,(《经济学》),McGraw-Hill,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The Heinle Picture Dictionary, Thomas Learning,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等。
上编 思与行
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中国教育的出路问题
《中国英语教育改革探思录》序
Live, and Life English
永远的萨缪尔森,定格的19版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19版注疏本》出版后记
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兴起与现状思考
从胡适和郁达夫早期用过的英文教材谈起
胡适早期使用的英文教材对今天的思考
中国英语教育甲申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新思考
从一所名校新生的英语入学成绩谈起
大学英语教育的重构及思考
信息时代的冷教育和热教育与人类社会的三次文明革命
专业与职业
英文写作的八个逻辑问题
英文与今日世界
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报告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大学英语新四、六级考试的压力与挑战
十年考研英语试题及考研英语30年综合研究
新托福考试与中国现行英语教育的相互冲击
2007年全国英语高考的承前与启后
“北京精神”,这样更精神
圣经与天书
下编 思于行
己丑仲夏晋赣闽粤川藏行记
庚寅冬月京琼越野行
动车回太原
贺崔一辰学成
庚寅辞岁与马校长抗美教授同贺
庚寅己丑月乙丑日
金隅临新
庚寅平安夜
庚寅中秋
庚寅仲秋回并
送铁铮兄
贺小凯甥新婚
贺幺叔泓女新婚
贺禹诚兄萱堂90大寿
致泳儿
樱花时节送君赴临安
祭祖父母
李少白将军铜像揭幕祭
李少白将军铜像揭幕贺联
祭少白
辛卯新春同学卅载重逢
辛卯中秋迎瑜策万里来京
Goodbye, Tiger!
卜算子辛卯双节
卅述怀
庚寅辞岁院联欢
廿五载同窗辛卯重聚
Sonnet 21
壬辰春日送君赴长安
贺法大60华诞
Goodbye, the 1st Cycle!
颐中三晋·景润魏榆
——赞颐景
悼萨翁仙逝
《微观经济学注疏本》出版
雨中疾
山东大学(威海)讲学
重走少白先生百年辛亥之路(一)
——长农白洮哈佳富汤桦沈盘大威青济行
重走少白先生百年辛亥之路(二)
——江沪台闽港澳粤鄂行记
龙逸嘉麟
壬辰初冬金坛雨中寻祖记
附录媒体专访
《光明日报》2002年6月27日专访
《大学英语》杂志2002年第七期封面人物
《大学英语》杂志2002年第七期人物专访
《华夏时报》2002年5月27日专访(两篇)
《凤凰卫视》特约嘉宾
跋(代)
思行集后(代)
上编 思与行
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中国教育的出路问题中国的教育,从最高端的研究生教育,到最低端的03岁幼儿的“启智”教育,着实是一盘“死棋”。
权威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World Economic Forum,Davos)早在2007年的年度报告中就将中国的教育排在中国当前社会存在的三大负面现象之首。考虑到排在第三位的“人力资源培训”(Human Resource Training)在国内归属于高等教育的终身教育范畴,由此可见,在两大权威之一的国际评估界,也即在传统的国际主流社会,中国的教育在其国际地位如日中天的今天,是最令“亲者痛”而“仇者快”的占有2/3负面版图的领域。伦敦的《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在2008年3月18日点评温总理两会记者招待会的专栏文章中更将中国的高等教育斥之以“Collapsed”的程度,令人震惊。
2009年5月25日,在南京大学举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hn L. Hennessy校长和牛津大学Andrew Hamilton副校长(Vice Chancellor)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在主旨演讲中客气地对主人预测,中国的一流大学需20年以后才有可能出现。80多年以前,当年国民政府的各国立大学和南开、燕京、圣约翰等私立或教会大学几乎都有资格与当时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对话甚至比肩。
时隔半年的奥巴马访华期间,刚刚上任不久的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亲自安排并主持,在上海与数所著名高校精心选拔出来的四百余名精英学生以及他们的部分教授作了一次“Town Hall Meeting”“秀”。“Town Hall Meeting”是典型的“美式民主”议政形式之一,中文中尚无合适的译法和与之相对应的形式,拟译“奥巴马与中国学生对话会”为妥,与“演讲”迥异。洪博培精心策划此次活动的深层次用意,即在利用一种美国总统与中国学生“平等”对话的形式,潜在地推行和灌输所谓的美国民主的“价值”理念。但是,这些学生和带队教授们的表现却未能与之相抗衡,令奥巴马暗喜。在亲身实际考察了这批中国二十年之后的“统治者”之后,奥巴马找到了应对“中国威胁”的钥匙,回国后马上启动了美国历史上几乎是空前的教育改革(Race to Top,精英教育计划)大动作,抛出了严重影响中美关系的对台军售案。
2009年11月16日下午,奥巴马与学生的对话刚刚结束,正走下位于上海科技馆演讲厅中央的讲坛与对话的学生握手寒暄时,数位“要人”收起本不应该带入会场的雨具等物品匆匆离开,坐在前排的一位“要人”迅速起身拥抱送行。
美国政府的对华战略,表面在国际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对台关系等看得见的“大舞台”博弈,但根基在教育。眼下在高等教育,长远在基础教育,未来在学前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后的60多年里始终未变。当年的杜鲁门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美国的历届总统如此,奥巴马自不例外。
这是一场似乎悄无声息,但却惊心动魄的你死我活的看不见的世界大战,一场在21世纪决定人类社会走向的世界大战。
北京大学在1998年庆祝建校100周年时,提出了在2008年,即建校110周年时将北京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2001年,清华大学在90周年校庆时紧随其后。时任校长王大中院士雄心勃勃地表示,清华大学在2011年跻身世界一流,2020年将清华大学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现任校长顾秉林院士更在筹备校庆以及隆重庆祝清华百年华诞的各种重要场合,数次郑重地公开重申了此种说法,但却总显得“犹抱琵琶半遮面”,自信不足,自我安慰之感尤浓。
2008年,北大在110周年庆典时开始清醒。许智宏校长在致辞中无奈地表示,中国没有一流大学,北大的目标是致力于迈向一流大学。两所国人心目中的最高学府,北大在三年前的110岁生日时开始自省,清华却在三年后的百年华诞时依然如故,好像又回到了1958年大跃进的放卫星年代。德高望重的三位院士校长,能够自省者依然令人敬佩,如故者却着实令人费解。
中国的一流大学,你究竟在哪里?
2002年6月27日,《光明日报》以《一流大学应超越基础阶段的外语教育》为题发表了对笔者的专访,第一次在国内对当前情况下一流大学的定义和内涵作了迄今唯一的具体诠释。九年多过去了,我国的高等教育非但没有前进,反而在倒退。身处三尺讲台前沿的富有责任感的大学老师们均深有同感,重点院校更令人堪忧。
中国的高等教育问题究竟在哪里?中国的高等教育怎样才能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诺贝尔奖得主什么时候才能在中国本土出现?
这样的问题,今年的高考之后又一次地被社会公众提出。
2010年6月21日,中央政治局在胡总书记的主持下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拟定的《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与之前整两周胡锦涛同志在两院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交相呼应,完整地展现了国家教育和工程科学的发展战略,仍然沿袭了建国以来以国家安全为首要战略目标的压倒一切的以前苏联模式为蓝本的理工科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一穷二白的中国培养了基本上满足国家建设需要的工程师大军,保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半个多世纪以来,工程技术学科的教育与扫盲工程的巨大成就代表了中国教育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主流和辉煌。但是,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为这一成就以及建筑在这一成就的基础之上,当今中国经济的规模和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国家实力迅猛提高的热效应的同时,人文学科以及中小学(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几乎全部与之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陷入了自摆乌龙似的困境,宛如一盘走不出活路的“死棋”,八股文章横飞。
基于这一点,现在举国上下热论的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问题、高谈阔论的如何将大学办出特色的问题、全民疾呼的高考改革问题、教育界已成巨大产业的基础教育“新课改”问题、教育部长期难产的学前教育“大纲”问题、教育专家们“立项”解决的教育“公平”问题……,都是在建构一座座的海市蜃楼。
温总理曾语重心长地说中国的教育必须要有懂教育的教育专家来管理,也曾深深地寄语青年学生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2009年9月4日温总理视察北京35中以及总理办公厅随后于10月11日在新华网发表的听课点评文稿《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至10月18日,各大网站的转载达到高潮。但是,全社会的关注程度有限,抵触者尤甚,特别在掌握教育大权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内部,位阶越高,抵触现象越严重。10月31日,人大常委会免去周济院士的教育部长职务。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从蔡元培的首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至今,百年历史上在任期间被免的第一位教育部长。也就在这一天,钱学森先生带着他长期以来对中国教育培养不出诺奖大师的忡忡忧心,离开了这个世界。
中国教育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我们的高等教育什么时候才能告慰故去的钱老?
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与30多年前11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国经济状况几乎如出一辙。虽然经过了种种的“改革”,但不可否认的事实和现状是,中国的教育依然是一块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处女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触及到中国教育计划体制的根基。
就在30多年前那个中国历史发生转折的关键时刻,作为文革前的“老三届”,笔者赶上了末班车,参加了文革后恢复的第一次高考,成为了“77届”。伴随着中国飞速发展的30多年,笔者倾力而为地对中国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索了30多年,刚出版的论文集《中国英语教育改革探思录》,就是实践这一过程的记录、思考和理论的总结。小平同志“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朴素箴言正是本人30余年探索与实践的切身体会,更是当今中国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只是“人”和“富”两字的定义放在教育领域,平移地予以置换,赋予其特殊的含意即可。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走过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的封建科举制度走向崩溃并开始探索现代教育的历史,而这一探索首先是以外语教育为开端的。距今106年前,年方十七、八岁的胡适,应刚刚成立的“中国新公学”教务干事李琴鹤先生之邀,教了一年多低年级各班的英文。虽然只学了两年英文的胡适,“以学问论,我那时怎配教英文?”(胡适《四十自述》,P156,上海亚东图书馆,民国22年9月版)。但其承上师从大诗人胡诗庐和姚康侯两先生,启下即学生中后来成为一代宗师的杨杏佛、张奚若、饶毓泰等一批学人,所使用的教材均是经典的《纳氏文法》(English Grammar Series,John Collinson Nesfield,Macmillan Publishers Ltd1898年)。这一经典教材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解放以后退出了中国大陆的英文教育体系,使我们远离了英文的经典和以英文为主要载体的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