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对比语言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寻找语言的共性和差异;寻找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能更深入地了解某种语言。汉语助动词的研究从其名称引进的那一天起就同英语语法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汉英助动词的比较研究能使我们从更高角度俯瞰汉语助动词的普遍性特征和个性特征。与其他范畴相比,句法范畴的研究对汉英助动词的研究尤为重要,因为汉语助动词词类的建立是在比照英语助动词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英语助动词之所以能被从整个动词领域中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下位小类,就是因为助动词有着独特的句法特征——NICE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以汉英比较的方式着重研究汉英助动词在句法领域的共性与差异,以期更透彻地阐释汉语助动词的本质特征。
作者简介
向二兰 女,文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访学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和句法学。曾在《外语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参编多本教材教辅。
第一章 绪论
1.1 汉语助动词的研究概述
1.1.1 汉语助动词的名称问题
1.1.2 汉语助动词的词性
1.2 英语助动词系统概述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
1.3.1 汉语助动词的判定标准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1.3.2 英语助动词的判定标准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1.4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1.4.1 对比语言学理论
1.4.2 原则与参数理论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 汉英助动词在词类系统中的语法地位比较
2.1 汉英助动词语法地位比较
2.1.1 英语助动词在英语动词系统中的语法地位
2.1.2 汉语助动词在汉语动词系统中的语法地位
2.2 英语的基本助动词与汉语助动词“有”
2.2.1 英语的基本助动词
2.2.2 汉语体助动词“有”
2.3 生成语法对助动词的定位
2.3.1 句子中心与功能语类
2.3.2 提升助动词与控制助动词
2.4 小结
第三章 汉英“助+动”结构特征比较
3.1 汉英“助+动”结构性质比较
3.1.1 前人对汉语“助+动”结构性质的研究综述
3.1.2 汉语“助+动”结构是动宾结构
3.1.3 英语“助+动”结构是合成谓语结构
3.1.4 总结
3.2 汉英助动词与动词的完成体同现
3.2.1 英语的“体”概念与汉语的“体”概念
3.2.2 汉英助动词的认识情态与动词完成体同现
3.2.3 汉英助动词的根情态与动词完成体的同现
3.2.4 英语情态助动词与完成体同现表虚拟
3.3 汉英“助”与“动”之间的成分内容比较
3.3.1 汉语“助+动”结构与汉语一般动宾结构的区别
3.3.2 汉语“助+动”结构与英语“助+动”结构的差异
3.4 小结
……
第一章 绪论
1.1汉语助动词的研究概述
“助动词”是汉语词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自《马氏文通》中记载“助动字”以来至今的100余年间,助动词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正如同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助动词是个有问题的类”,有关助动词的很多问题,大至助动词的划界标准,小至助动词的名称问题,至今语法界还没有达成一致。本节我们将首先在汉语助动词的研究概述中讨论汉语助动词的两个基本问题:名称问题和词性问题。
1.1.1汉语助动词的名称问题
助动词大概是拥有较多名称的汉语语法范畴之一了。名称的不同,“似乎是名词术语之争,无关宏旨,其实不然,它关系到如何准确地描写语言现实的问题”(江天1983)。名称的不同反映了学者们对对象的观察角度不同,从不同的名称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不同视角下助动词的多个方面的特征。
助动词
自从《马氏文通》模仿西语的语法系统建立了汉语的语法系统,汉语的语法研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语语法理论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汉语“助动词”类的建立。可以说,助动词的研究从其名称引进的那一天起就同西洋文法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马建忠在《文通》卷之四“同动助动四之四”里说:“有不记行而惟言将动之势者,如‘可、足、能、得夕等字,则谓之‘助动’,以其常助动字为功也。”又说:“‘可、足、能、得’等字,助动字也。不直言动字之行,而惟言将动之势,故其后必有动字以续之者,即所以言其所助之行也。”《马氏文通》中用“字”表“词”,书中自然用“助动字”来称呼这一类词。
第一个使用“助动词”这个名称的是章士钊《中等国文典》,其定义为:“助动词者,所以助动词也”(转引自熊文1992)。再以后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第八章“动词细目”里也就用上了“助动词”这个术语,说它是“帮助动词,占其一部”的。丁声树先生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张志公先生著的《汉语语法常识》、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以及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都将这类词称为“助动词”。在这之后许多学者,如:李人鉴(1983),王晓钧(1983),陶炼(1995),周小兵(1996),孙德金(1996),熊文(1992,1996,1999),郑天刚(2001)都以“助动词”的名称来称呼这一类词。
事实上,虽然以上众多学者均以“助动词”之名称呼这一类词,助动词的实质在同一称呼下已发生过实质性的改变。汉语语法研究的早期,是把助动词看成是“辅助动词的词”。《马氏文通》所说的“…谓之‘助动’,以其常助动字为功也。”意思就是说助动词的功能就是用来帮助动词表达意义的词。《新著国语文法》也有基本相同的见解。黎认为凡是帮助动词表达某种意义,并且与动词共同构成谓语的,都是助动词,他把助动词分为前附和后附两类,所以他的助动词除了一般学者所指的助动词之外,还包括出现在动词前边的“被”“来”等,也包括出现在动词后边的“得,了,着,来”等。王力(1985)的助动词指的则是“把,被”之类的词。
除了上述几位之外,其他学者所说的助动词均是指“辅助性动词”。在这一概念转换过程中,吕叔湘先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中指出:“助动词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语法引进来的,原文的意思是‘辅助性动词’,很多人认为是‘辅助动词的词’,那是误会。”
“辅助性动词”属于动词的范畴,应该具有动词的全部或部分的语法特点,其范围窄,数量少。“辅助动词的词”除了助动词以外,副词、形容词、某些名词、数词也可以辅助动词表情达意,但它们均无动词的语法特点。我们只能说“着,了,过”是辅助动词的词,而不能说是辅助性的动词。
助动词(Auxiliary Verb)在印欧语多数语言里是名实相符的。以英语为例,典型的助动词只有三个“do、have、be”。这些词在作助动词时没有词汇意义,不能单独做谓语动词,只是帮助构成各种时态、语态及否定、疑问结构等。例如:
(1)Mother is written by Gorky.《母亲》是高尔基写的。
(2)Do you see my point?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1)中的“is”在句中没有词汇意义,仅用来帮助动词“write”构成被动语态,(2)中的“do”也仅有句法作用,用来帮助构成疑问句。
英语里的“助动词”在形式、意义上都与一般动词有一定的差别,确实是一种辅助性的动词。若以“没有词汇意义,只有句法功能,不能单独做谓语动词”这几条判断标准来审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话,我们可以说汉语普通话里没有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典型助动词。在少数方言里也许能觅得一些踪迹。例如:粤语里的“有”。
(3)你有吃饭吗?
“有”在这里既不表示领属也不表示存在,它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只用来协助表达体概念。方言中“有”作助动词的用法近年间也进入汉语普通话中,但这一现象目前在汉语语法界尚未达成一致看法,还处于讨论阶段中。
汉语普通话中有无真正意义上的典型助动词尚无定论(我们的看法详见2.2.2),但诸多学者都赞同借用“助动词”一词来称呼“能,愿,肯”一类词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在英语里,助动词除了典型助动词(也叫“基本助动词”),还有一类叫情态助动词,如“can”、“may”、“will”、“would”等,这类词在句中除了具备助动词的句法功能,同时其自身也具备一定的词汇意义。汉语“能,愿,肯”一类词具有自身的词汇意义,并且其句法表现也确实有一些异于一般实义动词之处。借用“助动词”的名称来称呼这类词,在我们看来也确实是事出有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