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15年2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覆盖南海地缘范围的次区域合作,近年来引起两岸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2013年11月19日,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姓名: 刘澈元 蒋团标 苏毓敏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5
内容简介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覆盖南海地缘范围的次区域合作,近年来引起两岸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2013年11月19日,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泛北部湾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举办“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两岸专家围绕“两岸视野下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两岸共创南海和谐”、“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借鉴”等主题展开讨论,本书即是对会议观点的集成。
作者简介
刘澈元 男,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近年来先后在《经济地理》《台湾研究集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台港澳研究》等全文转载。受聘担任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特色团队培育工程”泛北部湾合作研究团队首席专家。
第一编 两岸视野下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北部湾经济区与ECFA的合作接轨
合作、务实与创新:两岸泛北部湾区经贸合作探讨
台商在泛北部湾经济发展区之进入合作机制及参与策略
台湾参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双渠道建设
东盟、北部湾经济区与台商投资三角战略
新形势下两岸经济合作的展望
北部湾经济合作与两岸关系
ECFA条件下北部湾经济区对台经济合作的产业支撑及其财税策略
第二编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两岸共创南海和谐
量化宽松与贬值救经济——安倍豪赌危机四伏
越南会登上日本战舰吗?
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合作的助力、阻力与路径
两岸合作解决南海问题的性质与方式:经济一体化视角
海峡两岸东海渔业资源联合开发与养护研究
基于共同的文化命脉与民族焦虑的两岸教育合作
泛北部湾蔗糖产业产销联盟建构探析:广西视角
泛北部湾地区经济交往的变迁(前111~1840)
第三编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
区域借鉴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通路规划与建设
北部湾经济区在桂台合作的角色选择
桂台合作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建设对台湾参与东亚经济
合作的影响
台湾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新契机
对进一步促进两岸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集聚效应与台商农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大陆省际面板数据的
最新考证
蓝色经济视角下鲁南经济带发展的对策探究
传统观念、男孩偏好与夫妻间比较分析——基于泛北部湾两县农村的
实证研究
第一编 两岸视野下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北部湾经济区与ECFA的合作接轨
杜震华作者单位:台湾大学与台湾商业发展研究院商业发展与政策研究所。
一、桂台合作状况
自从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举办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之后,广西和台湾间的经贸文化互动逐年密切,已经建立起双方合作交流的常规性机制。下列整理几个重要年度的指标性发展:
2005年,开始举办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
2009年,第一次由省级领导率团访台;第一次将两岸大规模交流舞台放在台湾;第一次实现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台经贸领域全方位交流对接;第一次由省级地方政府在台湾举办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
2009年,第五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470人参加,签订合作项目37个,投资金额8.89亿美元。
2010年,第六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签订合作项目56个,协议投资金额10.91亿美元。
2011年,第七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签订合作项目62个,协议投资金额6.12亿美元。
2012年,第八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广西团此行预计采购台湾稻米、水果与茶叶,金额约人民币1000万元(约新台币4700万元)。
2013年,第九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在南台湾高雄举办,300多人参加,钦州港和高雄港展开直航,积极探索广西与台湾与东盟合作对接的机制。
而在经贸方面,双方更展开了快速的往来,使得彼此都获得了互惠共荣的商机。以下亦整理出一些指标性的发展:
迄至2012年底,累计广西台资企业投资1491个项目,核准投资金额72.07亿美元,实际到位40.69亿美元,近两年来保持年率50%以上的增长。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在2006年成立,截至2013年8月,入驻台资企业56家,投资额为人民币43.8亿元,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60多项、生产示范基地150个。桂台经贸合作集中于旅游、农业、轻工、电子、化工等领域,花卉和特色农业合作也成为亮点。富士康、冠捷、大润发、台玻、台泥、统一、康师傅等著名台资企业都在广西投资。
2011年,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设立台湾精品展区,60多家台商参展。
2012年,广西台湾名品博览会成功举办,超过260家台商参展,20.5万人参与,促成2.53亿美元商机。
2011年,广西与台湾贸易总额达到3.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09~2011期间,广西与台湾贸易额年均成长率超过35%。
2012年,广西与台湾贸易总额达到4.51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17.9%。
2011年,台湾赴广西人次达到56.9万人,广西赴台人次为2.3万人次。广西列为第二批开放赴台旅游的省份,已开辟桂林赴台北、高雄,南宁赴高雄、台北之直航包机及定期航线。
2012年,台湾赴广西人次达到76.8万人,较前一年增长35%。广西赴台人次为3.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39%。
目前,南宁、桂林成为台湾民众进入广西享有落地签证之城市;南宁、桂林直航台北、高雄的航班增加为每周38班;北海、钦州、防城港都已成为两岸海上直航港口;南宁市为赴台个人游之试点城市。
二、北部湾经济区开发规划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涵盖4.25万平方公里(台湾为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55万人(台湾约2300万人),规划期间为2006~2020年。
北部湾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位,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公吨,基础条件日益改善。
北部湾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高、开发密度低、发展潜力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完成降税;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深化中国—东盟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北部湾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现代大工业少,高技术产业薄弱,经济要素分散,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心城市带动,港口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集输运交通设施依然滞后,快速通达周边省及东盟国家的陆路通道亟待完善,与经济腹地及国际市场联系不够紧密,现代市场体系不健全,民间资本不活跃,创业气氛不浓,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不足。然而,这些制约因素却也是该区隐藏着大量获利商机的另一面。
北部湾希望以10到15年的时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广西的比重提高到45%左右,人口达到1900万人(2010年为1400万人),城镇化比率达到60%(2010年为45%),研发投入达到GDP比重的4%(2010年为0.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2010年为50%)。
全方位多领域扩大与东盟合作,形成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两翼,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中轴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加快“两廊一圈”框架下中越合作开展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研究,逐步实现南宁至河内、胡志明市的高等级公路连接和中南半岛的铁路干线贯通。
加强农工旅游等产业合作,促进旅游出入境便利化。积极探索金融合作,共同建立区域内信用平台和融资平台,积极探索形成北部湾区域银行联合体的形式,条件成熟时尝试联合建立银联体项目库,吸引和鼓励国际金融组织参与泛北部湾开发。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市场体系、土地管理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大胆试验、开拓创新,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北部湾经济区必要的支持。
三、ECFA协议与后续咨商
目前,ECFA协议咨商已经部分完成,货品贸易协议和两岸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则仍在咨商。利用ECFA协议让北部湾的发展和台湾的经贸更密切地联系起来,是最有效的桂台合作模式,值得广西有识之士深思。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重要发展整理如下: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在2009年6月29日由两岸两会(海基会及海协会)签署。在“早期收获计划”清单中,大陆提供台湾539项货物(521工业产品、18项农产品)于两年内免除关税的待遇,另外开放11项服务业市场;台湾则提供大陆267项工业产品两年内免除关税待遇,另开放9项服务业市场。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2013年6月21日亦由两岸两会签署。在WTO区分的商业服务、电信服务、营造服务、配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金融服务、观光及旅游、文化及运动服务、运输服务及其他服务等12大类中共有155项细类。陆方在世贸组织承诺的基础上增加对台方开放80个细类市场,台方则在原来对陆方的开放基础上,增加64项细类市场。
然而,尚有九成以上的货品项目需要进行“货品贸易协议”的后续咨商,应尽速签署(目标设定为2013年年底之前)。
港澳及内地的CEPA,以及ECFA的服务早收清单中,在服务市场的开放经常有地区性的限制,对北部湾规划的“大胆试验”提出了启发,值得由北部湾开发主管机关积极主动地提出“试点”的争取,来获得超前的“两岸对接”机会。
四、北部湾融入ECFA的合作策略
以下的途径都可以深入思考,来深化桂台经贸合作,达成北部湾发展目标:
(一)打通人流、物流、金流和信息流的往来便利性。包括争取实施台胞进入北部湾的落地签证;两岸海关通关作业便利化合作范围涵盖北部湾;引进台湾金融机构进入北部湾;引进台湾人才培育机构,包括设立学校、训练中心,及信息软硬件产业。
(二)争取以ECFA“早收计划列表补充附件”或其他方式,将医院对台商开放独资设立之市场开放列入,吸引台商进入设立独资医院(目前仅列入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减少台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三)同样以上述补充附件或其他方式,以更优于ECFA之门槛(如在台湾设立营运五年以上,不需要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开放台湾之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进入北部湾,并得已经营所有该地类似金融机构经营之项目。
(四)经由研究分析,再争取将北部湾最重要的资源和货品列入ECFA后续货物贸易协议的开放项目,有利于北部湾的初级和制造产业发展。
(五)争取在ECFA后续服务贸易协议之地区性市场先行开放中,将北部湾全部列入,使其成为两岸市场服务开放的先驱、试验地。
(六)台湾目前正在发展“自由经济示范区”,北部湾经济区可以向中央争取,和台湾签署“特区与特区”之经济合作协议。除了更密切的合作以外,争取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中“农产加值”项目的出口商机。
五、结论与建议
北部湾是中国大陆后起之秀,在良好的天然条件和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前景无可限量。
但是在和其他中国大陆已发展地区比较,北部湾仍存在着相当多的制约条件,必须要有开创性的做法,才能急起直追甚至“后发先至”。
除了其他途径的努力以外,由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协议”(ECFA)的两岸货物贸易和市场开放的咨商正在进行之中,广西政府宜抓住机遇,争取成为两岸经贸往来先行试点的地区,创造相对更优异的诱因条件,让台湾协助北部湾达成规划目标。
密切注意台湾正在发展的“自由经济示范区”,以区对区的合作协议来掌握发展的商机。
合作、务实与创新:两岸泛北部湾区
经贸合作探讨
钟从定作者单位:台湾云林科技大学企管系。
一、前言
自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e,WTO)多哈回合(Doha Round)谈判停滞后,以区域性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模式进行区域整合(一体化),成为世界各国消除与预防贸易投资障碍,扩大市场经济规模,增加关税与非关税利得,增进经济地位与自我竞争优势的优先选择与努力的目标。 20世纪5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只有75个“区域贸易协议”(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而1990年至1998年就增加了82个,至2003年7月底为止已经有170多个完成签署,预计到2014年,全球的自由贸易区将超过350 个。即便是欧盟和美国均正在谈判设立一个全面性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TTIP),这将是世界最大的双边贸易与投资合作协议,并且创造一个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013年2月,欧盟与美国联合宣布启动TTIP谈判,预计将在18个月内完成谈判,约在2014年底这个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正式运作。其中,亚太区域是整合最快速之地方。
在此趋势与认识下,中国与东盟 “东盟”台湾称之为东盟——东南亚国家协会(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Nations, ASEAN)。在2002年11月4日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架构协议”,2009年8月15日双方签署了“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正式建立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即“10+1”。此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谈判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谈判的第一个自贸区。此自由贸易区涵盖1300万平方公里,惠及19亿人口,年GDP达6万亿美元,年贸易总额超过4.5万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间建立的最大的自贸区,与欧盟(European Union)、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并称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并与美国主导的亚太经合会(APEC)形成相互竞合的状态。
为了加速实践与达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理念与目标,2006年由中国提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概念,是将原本环北部湾包括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面和越南的东北部海域,在“一轴两翼” 所谓“一轴”,即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两翼”即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构想下,除增进中国大陆环北部湾地区的合作与发展外,并扩大将经济合作延伸到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等国,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架构下,新发展的次区域经济区(sub-regional economic area),试图努力将该区域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促使次区域经济合作从单一走向多元。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被中国社科院认定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是中国西部唯一的出海大通道,有利于中国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
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以区域国家经济为支撑,实现区域经济整合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与实现途径。泛北部湾经济区这个范围较小,但可为单独一个经济区的跨国界多边经济合作构想,加深了中国与东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国和东盟创造了多赢格局,也获得中国与东盟国家领袖的肯定与支持, 2011年11月,“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中国—东盟领导人第14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泛北合作正式纳入中国—东盟全面合作架构,上升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共同推动的次区域合作项目。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共同推动的次区域合作项目。但“泛北部湾经济区”在生产全球化下有何利基?与东盟各国相较有何竞争优势?台湾可否在此区域中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