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出版时间:2016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在对农产品价格形成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特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种植业产品价格、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同时,从生猪、汇率的视角对农产品价格波动
作者姓名: 张立中,潘建伟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9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农产品价格形成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特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种植业产品价格、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同时,从生猪、汇率的视角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借鉴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的国际经验,遵循价格调控规制和原则,构建了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
作者简介
张立中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投资咨询工程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主讲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农业投资项目评估、畜牧业经济管理等课程。出版《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等专著6部,主编《畜牧业经济管理》等教材4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潘建伟 北京物资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居民消费行为比较研究》等专著5部,在《经济学动态》《当代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
第一章 农产品价格形成基本理论
1.1劳动价值理论
1.2均衡价格理论
1.3对均衡价格理论进行修正和改进形成的价格理论
1.3.1价格刚性理论
1.3.2博弈论的价格理论
1.3.3市场有效理论
1.4货币主义的价格理论
1.5农产品市场的蛛网理论
第二章 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特征
2.1农产品价格变化趋势
2.1.1农产品价格总体变化
2.1.2种植、林、牧、渔业产品价格波动情况比较
2.1.3粮食与种植业、总体农产品生产价格比较
2.1.4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变化
2.1.5世界农产品价格变化
2.2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
2.2.1农产品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周期长度呈现出缩短的态势
2.2.2农产品生产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呈现出缓和的趋向
2.2.3粮食价格波动对整个农产品生产价格波动的影响仍然明显
第三章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3.1大豆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1我国大豆价格波动情况
3.1.2大豆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模型选择
3.1.3实证分析
3.2生猪价格波动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3.2.1价格波动周期划分及特征
3.2.2模型、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3.2.3实证分析
3.3鸡蛋价格波动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3.3.1鸡蛋供求及价格变化特点
3.3.2鸡蛋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影响
3.3.3鸡蛋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影响
3.3.4鸡蛋价格与供给变化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外部冲击对农产品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4.1汇率对国内粮食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4.1.1研究逻辑
4.1.2数据来源与处理
4.1.3汇率对中国粮食价格水平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4.1.4结果讨论
4.2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农产品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4.2.1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关系
4.2.2农产品期货市场在价格维稳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4.2.3农产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实证分析
……
第一章 农产品价格形成基本理论
对商品价格形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古典经济学大师穆勒、萨伊和李嘉图对供求失衡现象的分析,他们提出“供给创造它本身的需求”,只要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供求必然趋向平衡,经济波动的存在是暂时的和随机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采用了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来阐释价格形成的过程。而马克思在阐释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时,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非决定关系。尽管价值决定论和供求决定论存在一定的分歧,若把现存的价格理论整合成一个体系,不难发现价格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已经很深入,为商品价格的走势分析和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较早研究农产品价格形成的主要理论是动态供需均衡模型,即蛛网理论。蛛网模型研究的是数量依变于价格,即以供给与需求等因素为被解释变量,价格因素为解释变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对某些特定的产品市场,如肉类、奶类、蔬菜等不易保存的农畜产品,短期内的供给往往难以调整,这时厂商成了价格的接受者,供给量或需求量在这里成为外生变量。在研究农产品价格形成时,需要由其他因素或变量来解释价格,即研究以价格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因素为解释变量的价格形成方法。这正是逆供需的核心思想。可见,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众多而复杂,其价格形成机制具有特殊性。
1.1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源于英国的亚当·斯密,经过英国的李嘉图和威廉·汤普逊的发展,最后由德国经济学巨擘马克思提出。亚当·斯密之前的学者威廉·配第、约翰·洛克以及法国重农主义学者都提出过类似论点,建立初步的轮廓,但他们始终没有深入构建整个劳动价值理论,而只滞留在肯定劳动有所贡献的层面。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864)核心思想是,商品的价格取决于生产该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体来讲,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特征。由于商品的有用性对不同的人都会有较大差异,而作为决定价格或者交换价值的东西必须具有同一性,因此,价格或者交换价值不可能由使用价值决定。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劳动量的大小可以由劳动时间的长短来加以度量,因此,价值量的大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的长短而具备了同一性特征。所以,它可以成为决定价格或者交换价值的基础,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量劳动交换的原则。但在经济现实中,价值量是相对稳定的,价格却是经常波动的,对此,劳动价值论的解释是,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会发生波动,但这种波动是围绕着价值展开的,不会离价值太远,从长远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运动与价格低于价值的运动正好相互抵消,因此,总价格往往与总价值相一致。
劳动价值论注重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劳动量大小的对等关系。所以,劳动价值论实际上反映了商品交换着要求公平交换的心理。毫无疑问,这种心理在商品交换的任何场合都是存在和起作用的。但是劳动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按照等量劳动交换的原则,复杂劳动需换算为简单劳动。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里,由于劳动分工简单,劳动多以手工的简单劳动为主,这种换算具有可行性;同时,在农业经济社会里,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并不突出,劳动总会有相应的报酬,即使交换不成功,仍然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而,劳动价值论适用于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