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出版时间:2016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根据地方高校现行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分析其改革的必要性;基于长尾理论提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服务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本书分析了地方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
作者姓名: 梅友松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5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地方高校现行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分析其改革的必要性;基于长尾理论提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服务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本书分析了地方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与人才培养要求的不适应,并由此对专业、课程、教学、师资,教学管理提出了改革设想。
作者简介
梅友松 湖北黄梅人,湖北师范学院副教授。先后任湖北师范学院教务处师资科长、湖北师范学院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湖北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湖北师范学院后勤集团书记。长期从事各种教学管理项目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先后主持过湖北师范学院教学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工作,湖北师范学院硕士点申报工作,湖北师范学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湖北师范学院申报湖北师范大学的工作。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文应用写作教学与研究。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承担过省级科研与教研项目11项,出版《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等4部专著。
第一章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第一节人才培养模式含义
第二节地方高校现行人才培养主要模式
第三节地方高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国外人才培养经验及其启示借鉴
第五节基于长尾理论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章 学科专业建设改革与人才培养
第一节人才培养对专业建设的要求
第二节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围绕人才培养优化专业结构
第四节地方高校专业设置预警
第三章 课程建设改革与人才培养
第一节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含义
第二节地方高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地方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思路
第四节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
第一章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教育,从来都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正迅速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专业知识的有效期大大缩短。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素正在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高等教育必须既面向社会经济、又服务学生个体,既不能脱离专业教育、又不能囿于专业教育的时代特点,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地方高校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人才培养模式含义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未来人才归为三类:一是创新型科技人才,二是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三是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从学术研究角度,一般学者都把人才分为两类: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研究型人才,是指以探索未知、认识自然和社会、发现科学为己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门人才,即能够研究和发现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则是能够把已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在技能和能力发展的要求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研究型人才主要侧重于繁琐的洞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应用型人才则主要侧重于行动的技能和能力、信息技能与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生命线和持之以恒的目标追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首先要确立目标,围绕社会需要,培养基础宽厚,专通结合,以具有市场竞争力为起点。构建社会需求——学校间的供求关系,学校——生源间的供求关系,联结生源的期望和社会需求,完成中间培养和转化的过程可以演化出多种模式。其核心是需求驱动型的培养模式。即需求导向——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过程——评估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