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
出版时间:2015年7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现实中的技术总是以组织为存在载体。技术的演进是通过社会主导技术—组织范式的变迁来实现的。某类技术的新发展常常是在某些较小的地理区域中集中取得的,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可称为技术集聚。技术集聚的实际发生由集
作者姓名: 李世闻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57
内容简介
现实中的技术总是以组织为存在载体。技术的演进是通过社会主导技术—组织范式的变迁来实现的。某类技术的新发展常常是在某些较小的地理区域中集中取得的,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可称为技术集聚。技术集聚的实际发生由集聚力(规模经济、马歇尔外部性与技术知识的地方性特征)与集聚定位因素共同决定,通过超循环过程而形成。如果治理结构完善,技术集聚就会促进知识更快地生产与转移。集聚发展战略会对地区发展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李世闻 男,江苏涟水人,南京大学理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曾获第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现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副教授,已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理性精神——李约瑟问题的钥匙》一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收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编的《理论探索6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社科期刊论文选编》一书。
导言
第一章 技术的系统性存在
第一节技术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系统视野下的技术
第三节技术系统的组织载体
第二章 技术发展的集聚特征
第一节技术集聚的内涵、视角、层次与类型
第二节陶瓷技术的集聚发展
第三节硅谷信息通信技术的集聚发展
第三章 技术集聚形成的机制与过程
第一节技术集聚力
第二节集聚定位因素
第三节集聚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 技术集聚中的知识生产与知识转移
第一节技术集聚的宏观知识生产机制
第二节技术集聚的微观知识生产机制
第三节技术集聚中的知识转移
第五章 技术集聚的治理与地区集聚发展战略
第一节技术集聚治理的结构、模式与机制
第二节集聚战略与地区发展绩效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技术的系统性存在
正如法国哲学家让-伊夫·戈菲(Jean-Yves Goffi)所言:“技术和技术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一种名副其实的蔑视。”[法]让-伊夫·戈菲:《技术哲学》,董茂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第3页。技术在历史上曾长期被认为不值得思想家去花费智力研究的粗俗之物,直到很晚才进入知识界的视野。法国哲学家贝尔勒·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在1994年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哲学自古至今把技术遗弃在思维对象之外。技术即是无思。”[法]贝尔勒·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前言第1页。与历史上的绝大部分学者认为技术远离思想相反,维纳(Norbert Wiener)早在1948年就指出技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每个时代的思想都被反映在那个时代的技术中。”[美]维纳:《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赫季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38页。对技术的沉思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其实不是肤浅而是深刻的表现。在核武器足以把人类毁灭几十次的时代,对技术进行思考时,应当牢记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早在1968年的提醒:“技术已经发展到使人们不能按单个机器而要用‘系统’去思维的程度了。”[美]L.贝塔兰菲:《一般系统论》,秋同、袁嘉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第1页。
第一节技术的内涵与特征〖1〗
一技术的内涵
1.“技术”的词源学考察
在古汉语中,“技”与“术”通常是分开使用的。技泛指才能、本领、能力,譬如《礼记·王制第五》中有云:“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杨天宇:《礼记译注》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第159页。术则更加广泛,一切能致目的实现者皆可称为术,包括方法、手段、策略、方术、计谋、权谋等等,如王充在《论衡·定贤篇第八十》中写道:“夫圣贤之治世也有术,得其术则功成,失其术则事废。譬犹医之治病也,有方笃剧犹治,无方才微不愈。”[汉]王充:《论衡校注》,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535页。“技”与“术”连在一起使用的情况早在汉代就有,如《史记·货殖列传》就有这样的表述:“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755页。这种两字连用的情况一直得到延续,如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忽有一道人,亦美风表,多技术,观之西廊。”[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30页。应当指出,古汉语中的“技术”主要是指个人层面的技艺、法术、技巧,与该词的现代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异。与“科学”一词由康有为在1893年率先引用已成为学界共识不同的是,是谁率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技术”一词还是一个有待考证的问题。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93页。
将“技术”英译成“technology”已成为翻译界的惯常做法。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technology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源自希腊文teche(工艺、技能)与logos(词、讲话)的组合,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4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第233页。英国技术史家查尔斯·辛格(Charles Singer)等人也指出:technology“被发明出来用以表示对(有用的)技艺的系统讲述”[英]查尔斯·辛格、E.J.霍姆亚德、A.R.霍尔:
《第Ⅰ卷前言》,载于查尔斯·辛格、E.J.霍姆亚德、A.R.霍尔主编:《技术史》第Ⅰ卷,
王前、孙希忠主译,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第20页。。根据美国学者里奥·马克思(Leo Marx)在《“技术”的理念和后现代悲观主义》一文中的介绍,technology在出现之后的两个世纪中,几乎是毫无例外地专指技艺方面的专门论述、论著(“technical discourse or treatise”),其所指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按照《牛津英语词典》的引文,伯顿(R.F.Burton)在1859年用该词来指称实践技能的总体(“practical art collectively”),可以认为是该词在现代意义上的最早使用。陈其荣在《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页)中指出:“1772年,英国经济学家E.O.贝克曼最早将技术定义为‘指导物质生产过程的科学或工艺知识’。”根据卡尔·米切姆的《通过技术思考》(英文版第131页)的介绍,德国教育家Johann Beckmann在1777年出版的Anleitung zur Technologie是第一本在标题中使用Technologie一词的著作。综合米切姆、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第28页)、陈凡(《解析技术》第2页)的观点,可以确定中国学者所说贝克曼就是Johann Beckmann(1739-1811)。根据互联网资料,贝克曼曾在德国的大学教授过经济学课程,是“Technologie”一词最早使用者,也是最早以Technologie为学术研究对象并进行教学和写作的人。本书认为把他创立的“Technologie”译为“工艺”更为妥当。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ann_Beckmann.186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设立通常被认为是这种转变中的一个里程碑。[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华宏勋、华宏慈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0页。里奥·马克思(Leo Marx,1994)指出单数形式的“Technology”今天所具有的总体意义上的内涵直到一战之后甚至大萧条之后才获得广泛的认同。Marx,Leo(1994).“The Idea of‘Technology’and Postmodern Pessimism”,
in Leo Marx & Merit Roe Smith(eds),
Does Technology Drive History?—the Dilemma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Cambridge,Mass.,MIT Press,pp.247-248.Technology含义的这种演变过程在查尔斯·辛格等人看来,也是科学被不断纳入的过程,他们指出:“直到19世纪,这一术语才获得科学的内容,最终被认为几乎与‘应用科学’同义。”
[英]查尔斯·辛格、E.J.霍姆亚德、A.R.霍尔:《第Ⅰ卷前言》,载于查尔斯·辛格、E.J.霍姆亚德、A.R.霍尔主编:《技术史》第Ⅰ卷,王前、孙希忠主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第20页。
应当指出,英语中的technique一词通常也译为“技术”,其含义与technology有着细微的差异。美国哲学家卡尔·米切姆(Karl Mitcham)指出,这两个词在十九世纪时有着有限的差异:“‘technology’意味着关于工业技艺(industrial art)的系统知识,‘technique’则是指实践应用的方法(the mean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现在technique更多地涉及人的身体心智的训练,包含大量非理性(至少是非经理性化)的成分,而technology侧重于外在于人的事物及对其的理性操作,与规则、原理的有意识的表达紧密联系在一起。Mitcham,Karl(1994).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235-236.德国哲学家拉普(Friedrich Rapp)指出,technique指某种工艺方法,是狭义的technology。[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刘武、康荣平、吴明泰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27页。陈昌曙也指出,technique多指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专门方法,如干燥、喷涂、脱硫等;Technology则是对多种technique的系统研究。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92页。一般认为,与英语中technology和technique相对应的词,在同属拉丁语系的法语德语中分别是technologie和technique、Technologie和Technik。根据米切姆的介绍,德国教育家约翰·贝克曼(Johann Beckmann)在1777年出版的Anleitung zur Technologie是第一本在标题中使用Technologie一词的著作,Technologie被用来指“生产过程的功能性描述”Mitcham,Karl(1994).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131.。法国思想家埃吕尔(Jacques Ellul)在《技术系统》中对technologie与technique的区别作了专门的说明。他指出,technique在最初意指“做某种事情的方式、过程或过程的集合”,进入机器时代后,开始被用来指称“建造、开发机器的过程”,现在更经常的是使用它的复数形式。研究technique的学科被称为technologie(在汉语中一般称之为工艺学)。Ellul,Jacques(1980).The Technological System,Trans.Joachim Neugroschel,New York,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p.24.《技术系统》英译者(在该书第24页)指出,该学科和其研究对象在英语中都用“technology”一词来表述。陈昌曙也明确指出:“technology一词既指技术又指工艺学。”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161页。可以说,在指一种学科的时候,technology与technologie是一致的,在指抽象的技术范畴时,这两个词是不一致的。因此,在技术哲学的文献中,意指技术时,英语文献的标题中基本上都是用technology一词,法语德语文献较少使用technologie一词,更多的是使用technique(法语中的词形因环境会有些许变化)和Technik,如B.斯蒂格勒的名著《技术与时间》的法文版原名是La technique et le temps,埃吕尔的《技术社会》、《技术系统》法文版原书名分别是La technique,ou L′Enjeu de siècle和Le Système technicien,德国哲学家F.德韶尔(Friedrich Dessauer)的《技术哲学》的德文版原名是philosophie der Technik。在拉普的《技术哲学导论》中文版的参考文献目录中,德文文献标题中使用Technik一词极其普遍,极少出现Technologie一词。近来有人还指出,现在讲英语的地区很少用technique来指称技术了,意指具体技术时多用technologies。姜大源:《职业教育:技术与技能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34期,卷首语1。
2.技术的定义
尼采曾经告诫世人:“只有无历史的东西才可以下定义。”[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刘武、康荣平、吴明泰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21、170页。恩格斯也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在科学上,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价值”转引自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92页。。但是,给事物下定义毕竟是对它的本质的某种揭示,是对它进行哲学探究的基本前提。技术不仅有着与人类一样久远的历史,还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William Fielding Ogburn)所说:“像一座山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它的形象就不同。从一处看到的一小部分面貌,当换一个位置观看时,这种面貌就变得模糊起来,但另外一种印象仍然是清晰的。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有可能抓住它的部分本质内容,总还可以得到一幅较小的图画。”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第227页。“因此找不出一个适用于一切具体情况的定义”。[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刘武、康荣平、吴明泰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27页。但是应当看到,不同时代、不同角度的技术定义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都可以给后来者提供某种启示。诚如拉普所言:“就算定义不可能准确,但是通过对各种定义进行比较,还是可能使直观的理解更为明确,使人们对这种理解更容易进行仔细的审查。”[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刘武、康荣平、吴明泰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20页。陈昌曙也指出:“给技术下一个贴切的定义是有必要的”。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91页。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技术定义:
(1)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1751—1772):“技术是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王续琨:《技术哲学的跨学科研究》,载于刘则渊、王续琨主编:《工程·技术·哲学》,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第47页。
(2)《辞海》(1999):“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如电工技术、焊接技术、木工技术、激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等。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辞海(1999年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810页。
(3)《韦布斯特新国际词典(第三版)》(1981):“技术人类为实现自己的物质文化方面的目标所采用的手段的总体。”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Spring field,Massachusetts,USA,
Merriam-Webster Inc.,1981,p.2348.
(4)《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1985):“到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4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3页。该书英文版为第15版,于1984年出版。该版书中还没有单独的“技术”条目,是在“技术观technology,conceptions of”条目中进行定义的。1999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6册第485页)中已单列“技术”条目,基本上沿用了上述“技术观”条目的内容,只是把原条目中的第一句删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9页)指出:“技术(technology)人类改变或控制其周围环境的手段或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专门领域。”关于技术定义的用词与《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几乎完全一致。
(5)埃吕尔(1954):技术是“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里理性地追求和实现(就特定发展阶段而言)具有绝对效率的方法的总体。”转引自Carl Mitcham(1994)第57页。拉普的《技术哲学引论》(第186页)将其译为“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里通过理性得到的、(就特定发展状况来说)具有绝对效率的方法的整体”。陈昌曙的《技术哲学导论》(第95页)引用了此定义,没有指明出处。
(6)日本技术哲学家武谷三男(1954):“所谓技术,就是人们在实践中(生产性的实践),对客观规律性的有意识的运用。”转引自[日]星野芳郎:《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构》,《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1985年第2期,第102页。该定义早在1942年1月刊出的相川春喜的《技术论入门》中以几乎相同的表述形式被提及。参见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张丽萍《武谷三男技术论思想初探》(硕士论文)第12页。
(7)德国技术哲学家F.德韶尔(1956):“技术是最终塑造定形的现实存在和对现实自然界的改造。”[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刘武、康荣平、吴明泰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186页。
(8)《苏联哲学百科全书》(Φ·В·康斯坦丁诺夫主编,1970):“技术一词源于希腊文τεχνη——技能、技艺、能力,是社会活动的工具和技能的系统。经过一定历史过程而发展着的劳动技能、技巧、经验和知识,是认识和利用自然力及其规律的手段。”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第15页。
(9)捷克学者L.汤德尔(L.Tondl)(1974):“技术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图为了改造世界而在他的活动中置于自身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东西。”转引自[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刘武、康荣平、吴明泰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186页。原出处为On the Concept of“Technology”and“Technological Science”,载于Rapp,F.(ed.)(1974).Contributions to a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inking in the Technological Science,Dorretcht&Boston,D.Reidel Publishing Compamy.
(10)加拿大技术哲学家M.邦格(Mario Bunge)(1977):技术是“按照某种有价值的实践目的用来控制、改造和创造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和过程并受科学方法制约的‘知识总和’”转引自陈其荣:《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第365页。。
(11)美国形而上学学会前主席、乔治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F.费雷(Frederick Ferré)(1988):技术是“智能的实践性的实施”转引自Mitcham,Karl(1994).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156.。
(12)美国知名哲学家L.辛普森(Lorenzo C.Simpson)(1995):“技术应该被看作是以控制与转变为目标的知识、过程、技能和产品的集合。”Simpson,Lorenzo C.(1995).Technology,Time and Conversations of Modernity,New York,Routledge,p.16.
(13)《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1995):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转引自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95页。。
《苏联哲学百科全书》的定义代表了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技术的传统理解:技术是人改造自然手段。费雷的定义虽然简洁抽象,但“实践性”表明技术不以自身为目的,这就把技术与艺术、宗教、科学等相区别开来。定义中的“实施”表明它是物质性的而非仅仅语言性的(如授课)。该定义未对智能加以限定,因而基于传统的与基于理论的智能都被包含在内,要着眼于技术哲学的划界。Mitcham,Karl(1994).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156.狄德罗的定义作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一个技术定义
王续琨:《技术哲学的跨学科研究》,载于刘则渊、王续琨主编:《工程·技术·哲学》,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第47页。,出现在工业革命在英国刚刚开始兴起、法国仍是典型农业国的时代,它所概括的主要是传统农业社会里的手工技术,也就是埃吕尔所说的早期的“technique”。尽管如此,它还是在三个方面给后来者以启示。首先,它明确了技术的目的性;其次,它强调了技术的措施、方法、规则这些具有客观性的成分,把技术与主观性的技能区别开来;第三,它指出技术是多种因素相结合的体系,强调了技术的整体性。这些方面都被后来的技术定义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吸收。按照目的性所针对的领域是否仅限于自然界,可以区分出狭义的(仅限于自然界)和广义的技术定义。埃吕尔、邦格的定义中都非常明显地包含着社会领域,他们二人定义的是广义的技术。狄德罗、汤德尔、费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定义,虽未明言,但就其语境看,亦属广义的技术定义。《苏联哲学百科全书》的“自然力”、德绍尔的“自然资源”、《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的“人工自然系统”、武谷三男的“生产实践”、《辞海》的“生产”、《韦布斯特词典》的“物质”等用语都表明各自定义的是狭义的技术,被德国技术哲学家哥特尔-奥特里连菲尔德(Friedrich von Gottl-Ottlilienfeld,1868-1958)称之为“物质技术”[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刘武、康荣平、吴明泰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30页。,也是目前为工程师们和社会大众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的“技术”。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的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狭义的技术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