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天津大学
出版时间:2016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 晚清至民国时期,众多国内外人士对中国古代皇陵进行了考古学调查、发掘与研究,积累了一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保存了大量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之前的皇陵图像资料,基本建立起近代科学视野下皇陵研究的学术框架。期间所
作者姓名: 曹铁娃,曹铁铮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88
内容简介
晚清至民国时期,众多国内外人士对中国古代皇陵进行了考古学调查、发掘与研究,积累了一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保存了大量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之前的皇陵图像资料,基本建立起近代科学视野下皇陵研究的学术框架。期间所拍摄的大量珍贵历史照片,是以近代科学手段记录亚洲文化遗产的最初形态,成为全球共同的非文字的文化遗产。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历史照片在文物研究、保护和修缮中的重要性正在凸显。
作者简介
曹铁娃 1977年4月生,任职于天津大学,副研究馆员,博士。2014年,入选天津市人文社科专家库;美国杜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已发表论文37篇,著编译著作9部;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13项;绘画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级展览并获奖。
曹铁铮 1978年4月生,执教于天津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2011年出版著作《民国时期美术史学的现代转型》,近年来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三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的原因
第二节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研究现状分析
第四节撰写思路及资料状况
第五节创新点及未尽事宜
第二章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背景
第一节晚清至民国期间的中国社会背景与社会思潮
第二节晚清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墓葬考古活动
第三节晚清以前关于中国古代皇陵的研究
第四节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概况
第三章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的调查、发掘与研究
第一节西安及附近地区皇陵的调查与研究
第二节洛阳及附近地区皇陵的调查与研究
第三节南京及附近地区皇陵的调查与研究
第四节北京及附近地区皇陵的调查与研究
第五节长城以北地区皇陵的调查与研究
第六节殷商王陵和西蜀王建永陵的调查、发掘与研究
第七节小结
第四章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调查与研究的专题研究
第一节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分期
第二节研究群体个案分析——以欧美学者为例
第三节研究团体个案分析——以营造学社为例
第四节研究学者个案分析——以伊东忠太和关野贞为例
第五节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价值分析
——以中国学者研究成就为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晚清至民国陵墓研究大事年表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选题的原因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页。。
“从考古学史的角度看,广义的考古学历史不仅是伟大考古发现的历史,而且还是以新的视觉看待人类遗存和工作中引进新方法的历史;所以考古学的历史,首先是观念、理论和看待过去视角的历史,其次是研究方法、运用概念和研究问题的历史,其三才是实际考古发现的历史”曹玮、张卫星:《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历史、现状与研究思路——基于文献与考古资料的讨论》,选自《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编,西安:三秦出版社,第49页。。
晚清至民国期间是中国社会一个“充满变数的过渡时代”梁启超:《过渡时代论》(1901),《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7-30页。,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西学东渐,中国古代皇陵的著录和研究方法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欧美人士的考察、游历,在近代中国古代皇陵调查初期积累了哪些材料?日籍人士对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学术特点有哪些?不同学科研究皇陵的视角有何不同?国内人士在中国古代皇陵研究上采用过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方法都有哪些特点和局限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有什么相互影响和互动?学术研究是个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的学养、兴趣和投入等因素,但又不尽然,梁启超在《欧游心踪路》言“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351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因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一个特点就是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有规模的系统研究”陈星灿:序言,选自陈洪波《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页。,即培根所讲的“集团研究”,如东亚考古协会、东方文化学院、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以下简称“营造学社”)、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会(以下简称“考古学会”)、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等都是该时期著名的研究团体。
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史的梳理和分析,受时间、空间和学科这三方面的局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考古学史、建筑史学史、汉学史、文化学史或者艺术学史的回顾和整理。针对这一问题,应以一个新的视角,“考其行径,综其所终”瞿东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76页。,超越具体国家、历史朝代、空间地点的限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宏观的阐述,力求在解析皇陵研究发展全貌的基础上,彰显皇陵研究成果的学术积累,并在史学思想以及史学方法论层面上,去把握和揭示相关历史阶段的社会面貌,传承中国传统礼乐文明;总结中外文化研究成果,把握影响皇陵研究史发展的因素、过程、主要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智以藏往,神以知来”章学诚:《文史通义·书教下》卷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第12页。,在皇陵研究在方法论上提供开创性、前瞻性的参考与引导。
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这一过程中,由于涉及的人物和著述十分浩繁,本文关注其中能够反映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的陵墓研究资料和记录当时保存状态的图像,主要涉及英国学者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法国学者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沙畹(Emmanuel Edouard Chavannes)、维克多·色伽兰(Victor Segalen);瑞典学者喜龙仁(Osvald Sirén)、恩斯特·鲍希曼(EBoerschmann);澳大利亚旅行家乔治莫里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等西方著名汉学家;冈仓天心、伊东忠太、鸟居龙藏、桑原骘藏、关野贞、常盘大定、塚本靖、田村实造等日本学者;朱启钤、朱希祖、李济、梁思成、梁思永、刘敦桢、朱偰、滕固、王子云等中国学者。这些学者的调查、分析、考证,基本建立起近代皇陵研究的框架;其著述和手稿中保存的照片、地图、拓片和手绘线图,不仅代表着那个时代这一领域的最高学术研究水平,也是今人研究中国古代皇陵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二节研究的意义
中国古代皇陵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墓葬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历程进行回顾,一方面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章学诚:《校雠通义》卷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第51页。,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反思历史以求探寻规律,获取经验,为当代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迄今为止,由于对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历程少有认真细致的总结,尽管学界偶有研究文章提及或者点到,但至今未有系统的、综合的学术研究成果问世;尤为遗憾的是,在已经问世的诸多著作中,或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专业皇陵研究工作者缺乏对研究方法及自身发展规律探索的敏感。长此以往,皇陵研究的历史和研究方法、方向,势必更加汗漫不清,也更加难以把握。
皇陵研究史研究还要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对前期研究成果的学术传承。这里既包含因战乱而丧失的大量宝贵资料和文献;社会动荡时期焚毁、销毁的资料;也有因关闭国门,失去内外交流的文献信息等。另外,还包括随着学术前辈们的相继离世中国营造学社最后一名社员罗哲文2012年5月14日23时52分在北京辞世。,如若再不及时整理记录他们的学术成就和成长历程,总结他们的研究成果,反思他们的学术理论,将对古代皇陵研究整体的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很多当时的著作或因出版时日已久,学界无从寻觅,今天看来或许主题、范式或研究方法上略显陈旧,但在学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或历时既久,在学界赢得口碑,渐显经典之相,至今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治学术史既是一项研究,更是一种自我训练。古人有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第十八章·微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78页。。《大戴礼记》亦说:“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孙显军:《〈大戴礼记〉诠释史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探讨前辈们学术研究的足迹及功过得失,其实也是在选择某种学术传统和学术规范,并确定自己的学术方向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页。。了解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晚清以来各个时期皇陵研究者提出的重大问题,将有助于当代学者深入选择课题,明确研究重点,拓宽研究范围。其次,随着皇陵史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入,可以有利于促进研究过程中对前人学术成果的尊重,研究中不论是对研究理论还是对于学术观点,抑或是对于文献资料;不论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拓宽领域,还是对前代学术成果订讹纠谬,都不做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再次,将现有的皇陵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工作的出发点,认清自己研究的方向和角度在陵墓研究领域中所处的地位和阶段。弄清本领域的学术渊源和发展沿革,才可能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创新,进而达到学术研究的前沿。
学术一脉,薪火相传;百世学人,各具风流。有意识的追溯前人思维模式、研究方法、学术成果,必将给我们的学术研究带来裨益。因此,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史的梳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第三节研究现状分析
晚清至民国时期(1840—1949)是西方近代科学传入和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外人士对中国古代皇陵进行了较多的考古学调查与研究。就笔者研究视域所及,尚未发现与本研究文相同、主旨架构类似的研究成果,但存在着一些与本研究相关的前期学术积累,它们将是本文写作过程中有意义的关联性学术参考资料。
这些成果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一、研究方法上具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民国时期考古学史时,古代皇陵的调查、发掘、整理、研究的历史常被提及,如陈星灿著《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中提到金石学与考古学的根本不同之处,一是闭门著书,大多研究传世和采集的金石之器,而很少与田野调查和发掘相联系;二是偏重于文字的著录和研究,对于没有文字的古代遗物不感兴趣;三是与西方近代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实证方法不同,金石学偏重于孤立地研究某一个问题,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而对器物本身的形制、花纹等特征的变化、断代,由器物推论古代文化,由款识考证古代史迹等方面则多有忽略,分类也没有采用近代科学的归纳法;陈洪波著《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陈洪波:《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评述了1928年前中国考古发展状况,对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思想起源以及组织准备的探讨,而且将历史语言研究所在祖国大陆21年的考古活动划分为探索期、发展期、鼎盛期和延续期四个阶段加以叙述,全面总结了科学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诞生历程,深入分析了这一学术流派的特征、影响与局限性,进而揭示出潜藏在历史深处的思想、学术与社会政治动因;徐坚著《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徐坚:《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北京:科技出版社,2012年。认为过度夸大安阳传统很可能会忽视安阳之外的发掘、史语所以外的学人、有计划的科学发掘之外的意外发现、田野调查和发掘之外的理论和方法的输入和阐发等,而这些都是1949年之后中国考古学基础知识、田野方法和阐释理论的重要来源。上述论著,将对本文的顺利进行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二、已经问世的皇陵综合研究或断代皇陵研究史中,正文前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态”、“已有研究综述”或“文献回顾”等提供相关文献信息(出版年份顺序):
通史著作如刘敦桢著《中国建筑史》刘敦桢:《中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杨宽著《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林黎明著《中国帝王陵寝》林黎明:《中国帝王陵寝》,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徐吉军等著《中国丧葬史》徐吉军:《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刘庆柱著《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董新林著《中国古代陵墓考古学研究》董新林:《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贺云翱著《古代陵寝》贺云翱:《古代陵寝》,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刘毅著《中国古代陵墓》刘毅:《中国古代陵墓》,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
断代研究著述有《南朝陵墓石刻》姚迁、古兵:《南朝陵墓石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六朝艺术》姚迁、古兵:《六朝艺术》,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明孝陵》南京博物院:《明孝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清东陵与西陵》俞进化:《清东陵与西陵》,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清代帝王陵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帝王陵寝》,北京:档案出版社,1982年。、《西汉十一陵》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定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秦始皇陵研究》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西夏陵》许成、杜玉冰:《西夏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北宋皇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南京的六朝石刻》梁白泉主编:《南京的六朝石刻》,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年。、《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唐十八陵》陈安利:《唐十八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汉阳陵》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汉阳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明朝帝王陵》胡汉生:《明朝帝王陵》,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唐代帝王陵墓》,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金代陵寝宗庙制度史料》宋大川等:《金代陵寝宗庙制度史料》,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杨丰陌等主编:《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陵墓建筑》杨道明主编:《陵墓建筑》(《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解读清皇陵》徐广源:《解读清皇陵》,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刘毅:《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北京金代皇陵》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金代皇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等。
三、对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学者个案分析,如对喜龙仁、关野贞、鸟居龙藏、滕固、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集中,成为当今学术界进行“世纪回眸”热潮中的核心论题。但所引用的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著作的原始材料有限,比较分散,而且很多论据材料被辗转引用。
四、晚清至民国期间档案、书信、手记、日记、随笔、口述回忆记录等相关材料的整理与出版。如李卉、陈星灿编《传薪有斯人:李济、凌纯声、高去寻、夏鼐与张光直通信集》李卉、陈星灿编:《传薪有斯人:李济、凌纯声、高去寻、夏鼐与张光直通信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陈星灿著《考古随笔》陈星灿:《考古随笔》,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记忆:北大考古口述史》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记忆:北大考古口述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
五、日本近年开始了殖民地时期“文献遗产”的整理,现这部分历史照片资料都还处于正在整理和逐渐公开的过程之中。2003年东京大学整理了伊东忠太的部分资料(主要是照片),举办伊东忠太展,并出版《知道伊东忠太吗?》(日)铃木博之编著:《知道伊东忠太吗?》,王国社,东京:东京大学,2003年。。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东方文化学院时代的玻璃底版3000多枚,2004年启动了图像资料的整理,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Database for the photographic records of Asia preserved in 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Culture http://kande0iocu-tokyoacjp/ap/。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2004—2005年开始整理关野贞的遗物,包括近2000张照片,1000多张拓片,现在已经公开并举办展览,2005年出版了藤井惠介等编《东京大学collection XX 关野贞亚洲踏查》(日)藤井惠介等编:《东京大学collection XX 关野贞亚洲踏查》,东京: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2005年。。总的来看,多数还停留在不很系统的资料整理阶段,而对于殖民地时代的研究,日本比较侧重强调研究者的学术贡献而忽视当时社会背景,如1992年江上波夫编《东洋学的系谱》(日)江上波夫编:《东洋学的系谱》,东京:大修馆书店,1992年。等。
上述著作和学术论文从各自的领域出发,探讨了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史的诸多侧面。既有学术大家高屋建瓴的指导,也有著名学者的研究高论,但总体研究仍处于零散的局部探讨,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尚付阙如;也未见国外学者进行与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历史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相同和相近的专题研究。因此,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史方面还有很多未开垦的领域,研究前景十分广阔。
“任何一门学科都应以该科文献研究为基础,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成果,直接影响着该学科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影响着该学科研究规范的建立”刘江峰:《中国建筑史学的文献学传统研究》摘要,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页。。当代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应建立在清晰的研究历程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学科实际,并具有自身的学术特点。本文将在前述学界前辈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对晚清以来中外学者对中国古代皇陵的调查与研究作一宏观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深入挖掘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源,就前人研究中未曾深入的方面进行系统的讨论,对其“思而未通,言而未尽,论而未透”的有关部分条分缕析,力图揭示晚清至民国期间一百多年皇陵研究的发展过程,评析各个时期的代表学人和学术特点,呈现百年学术史应有的价值,提出对皇陵研究的思考和困惑。
第四节撰写思路及资料状况
关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和方法,是对晚清至民国期间100多年的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并对其间重要的历史人物、学术机构、研究成果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选择“晚清至民国中国古代皇陵的调查与研究”这样的一个研究视角,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择“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原因、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撰写思路、范围的界定、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章讨论晚清至民国期间的中国社会背景与学术思潮、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晚清至民国期间墓葬考古的基本状况和皇陵研究概况。第三章以地域为中心,以重要学者调查研究的时间先后为顺序,结合大量史料之整理,基本理清还原陵墓研究各相关学者、学术机构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陵墓研究成果、代表人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整理“非文字”史料——图像中的皇陵资料:排列不同时期的皇陵影像,通过分期和分区地图绘制,直观描绘各国学者对中国古代皇陵记录。第四章讨论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调查与研究的特点和意义。比较各国学者对中国古代皇陵的研究,包括撰述形式、研究方向、研究资料、著述范围、研究方法的异同点等,比较与前代研究方法的不同。并以国内社团中国营造学社、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和关野贞为例,分析皇陵研究不同的学术轨迹,如不同时期的关注重点、区域和角度不同。进一步分析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方法与前代的不同、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局限性和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对当代的启示。最后得出全文的结论。
本文所研究的是晚晴至民国时期中国古代皇陵调查与研究的历史,而不是皇陵史。所以,研究对象是晚清至民国期间皇陵研究的考察、调查、测绘、发掘活动等史实,还包括皇陵研究的原则、观念、方法、工具、鉴定手段和皇陵研究成果即研究著述和论文等。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思潮只作为研究背景加以参考。因此,本文的研究时段虽然限定在1840年至1949年,但在实际论述过程中并不局限于此,中国历代都有关于古代皇陵的著述,晚清至民国期间研究方法和著述方式发生了划时代的转变,与晚清以前的研究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一时段的研究对当代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范围以晚清至民国期间国内外学者调查、发掘的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为基准。撰写过程以地域为中心,按调查研究日期的先后为顺序,遵照中国历史朝代的变更,以中国古代皇陵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回顾和梳理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古代皇陵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和趋势,基本厘清近代皇陵研究的学术历程。
根据研究需要,在调研期间实地踏查了本文涉及的绝大多数皇陵遗址,又曾深度访问了数十位从事皇陵研究的前辈专家、学者,涉及考古学、建筑学、艺术学、图书档案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多方面,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历史信息资料,为研究的顺利进展提供了线索和素材。
本研究主要资料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档案资料,各历史时期史志资料,各类调查报告、资料集及专著,各历史时期报纸杂志文章,有关未刊博硕士学位论文,有关外文著述等。笔者查阅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新闻出版署版本图书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大连图书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相关单位大量的历史档案,通过日本国立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京都大学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法国驻华文化参赞和诸多海外留学同学获得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并得到了杜克大学相关皇陵图片的学术使用权。通过选取其中比较重要的图像资料,奠定了论文图像比较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希望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由于本文是针对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古代皇陵研究史的专题讨论,是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完成的论文。因此,在写作中要时刻注意不仅仅将他人的发现陈述出来,还需要洞察力,要用客观的眼光审视别人的成果,不被作者的观点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