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语文名师工作室”及课堂准备研修班的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内容包括课内外经典篇目教学过程叙写103篇,叙写了课堂中教师的全部语言、环节及具体细节、教师指导过程、师生互动的完整过程。其中阅读渐近指导课堂实录13篇,是语文“八步教学”的课堂纪实。本书对语文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杨洲,(1973—)、河北行唐人,文学博士,石家庄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思想史、思想政治教育,著有《元四家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文化价值》。石家庄学院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科研团队负责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社科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总论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概述
一、中国文化再出发
二、文化与精神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节 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与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精神的丢失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
第一章 中国哲学文化精神
第一节 中国哲学文化基本精神
一、天人合一物我一体
二、和合致中中和中庸
三、阴阳之道物极必反
四、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五、以人为本敬天贵民
第二节 中国哲学文化精神的历史流变
一、百家争鸣先秦初成
二、儒学一统道归于一
三、经疏为本理心分殊
四、文明冲突文化裂变
第三节 中国哲学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当代发展
一、中国哲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中国哲学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哲学文化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章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精神
第一节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礼法兼治,追求道德教化
二、天人合一,追求秩序和谐
三、重义轻利,维护君主统治
第二节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驱力
二、追求道德教化有利于实现良法之治
三、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冲突
第三节 中外法律融合彰显近现代人权精神
一、推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引进“罪刑法定”主义
三、发展“慎刑”思想
四、民刑分立,提高民事主体之权利意识
五、改革司法制度,彰显近代人权保护之精神
第四节 中国法的现代化孕育现代法治信仰
一、追求中国特色之宪政,以期实现最普遍的人权保障
二、法律发展历经坎坷,忠于现代法治精神之追求
三、追求司法公正,培养现代法治信仰
……
总论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概述
一、中国文化再出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在这轮浪潮中显示出强大的后发力量。中国国民生产值(GDP)达到近11万亿美元,全世界排名第二,中国已经初步走出贫穷落后国家的行列,大踏步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习近平总书记主政以来,更是明确提出中国梦的世纪理想,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次奋发图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关注、思考和研究中国文化问题无疑是一种潮流之动,无疑是中国改革发展事业走向纵深的自发的动向,文化的研究成为学界新一轮学术热点问题。
在研究文化问题之前,我们不妨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一段文字开始思考我们的课题。十八大报告指出,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1)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2)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
(3)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中国在取得这些成绩之后要向何处发展,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如何在这个世纪实现中国梦,完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都将成为泡影。
也许上述发生在不同领域的社会问题研究的思路、解决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如果我们在上升一个层次,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或者说从文化精神的层面能不能找到一些原因呢?答案是肯定的。作为文化研究者,我们清醒地看到这些貌似发生在不同领域的社会问题其实有一个共同的原因这就是文化缺失(文化的断层),它具体表现为核心价值观错位,道德缺失和信仰缺失。
二、文化与精神
文化就是一个社会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精神气质,也是一个社会基本的人文风貌,文化的核心功能就是化人,就是以文化人,简言之,文化就是文治教化。
这一对文化的理解在中国传统经典系统里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中是最早这样来阐述的。
《周易·贲卦》中有两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是中华先祖眼中最早的“文化”概念。从易经的这个看似简单的表述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先祖其实对于文化的理解是非常深邃的,这种对于文化的内在本质的把握是令今人感叹的。其实这个文化概念抓住了文化的核心价值,它从文化的应用功能的角度指出了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根本意义,指明了文化对于社会的基本意义再于对人的精神的深层影响和教化。离开了文化的“天下”是无以达成的。而人类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人文精神的指引来化成。
当今时代一般把知识看作文化,认为有了知识就有了文化,这是对文化概念的一个粗浅的世俗化解读,没有把握住文化这一概念的根本特点,知识的多寡不能必然解决人性深层的问题,知识只是文化的基础,知识升华为文化这里需要一个转折点,这个点就是教化,这是社会当中的那些圣贤精英,伟大智者以他们的卓越的智慧对世人的引领,进而内化为社会中每个人内心的力量,从而带动社会从深层次进行改变,这也是文化发展解决信仰缺失,道德问题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所在。文化通过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和构建确立了其在社会当中根本性的地位,所以当下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在文化问题上有更深层的研究和思考,否则我们的理想就很难完全达成。
纵观全球,文化问题伴随着全球化成为一个世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美国当代极富盛名却又颇有争议的保守派政治学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到日裔美籍学者福山的《跨越断层——人性与社会秩序重建》,再到中国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全球文化问题的关注,对于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对于世界文化走向和预言成为20世纪及至21世纪的重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