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绿色气候基金融资正当性研究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2016-094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出版时间:2017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李宗录 男,1975年生于山东日照,现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副教授,先后取得山东大学法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法学硕士、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保护专业博士学位。曾在《法学评论》《

作者姓名: 李宗录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2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绿色气候基金的宗旨与目的、组织机构、融资的正当性原则和标准、创新性融资来源、私营部门融资的风险化解、资金调动与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创新性融资来源、私营部门融资以及融资机制的框架构建进行了正当性的评价,目的在于探究其合法性与政治上的可行性。


作者简介

李宗录   男,1975年生于山东日照,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先后取得山东大学法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法学硕士、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保护专业博士学位。曾在《法学评论》《法学论坛》《法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山东省社科规划等课题若干项。1998年取得律师资格证书并有短期律师执业经历(兼职),2014年度在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任审判员、副庭长(挂职),主审民事案件,积极参与法律实践。

稿件目录

绪论
       一、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肯定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
       二、世界气候谈判进程的简要回顾
       三、哥本哈根会议以来资金机制的谈判进程

第一章绿色气候基金设立的原因、宗旨和目标
   第一节绿色气候基金设立的原因
       一、现有资金机制的资金规模严重不足
       二、现有资金机制的资金来源不可预测
       三、现有资金机制的运行效率有待提高
       四、现有公约内资金机制政治色彩趋浓
       五、现有公约内基金不能满足气候资金的需要
   第二节绿色气候基金的宗旨和目标
       一、绿色气候基金的宗旨
       二、绿色气候基金的目标
   第三节绿色气候基金的组织架构
       一、绿色气候基金理事会的构成
       二、绿色气候基金其他结构组织
       三、绿色气候基金的临时受托管理人
       四、绿色气候基金与UNFCCC和COP的关系

第二章绿色气候基金融资的正当性原则
   第一节公平原则及其对绿色气候基金融资的意义
       一、气候正义视角下公平原则的解读
       二、公平原则在碳排放分配方案中的体现
       三、公平原则对绿色气候基金融资的意义
   第二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及对基金融资的意义
       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萌芽、产生与发展
       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内涵的重新解读
       三、CBDR原则视角下绿色气候基金融资正当性的解读

第三章绿色气候基金融资的正当性标准
   第一节绿色气候基金融资正当性标准的确立
       一、公约、协议和协定中既有正当性标准的阐释
       二、绿色气候基金融资期待确立的正当性标准
   第二节基于正当性标准对传统气候资金来源的评价
       一、财政拨款和优惠贷款的正当性标准评价
       二、国际碳交易市场融资的正当性标准评价
       三、多边发展银行等气候融资的正当性标准评价

第四章绿色气候基金创新性融资来源的构想与评价
   第一节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一、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提出的背景
       二、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提出的依据
   第二节特别提款权融资构想方案
       一、特别提款权的含义
       二、基于特别提款权的三种融资构想方案简介
       三、IMF基于特别提款权的融资构想方案解析
       四、对基于特别提款权融资构想方案质疑的评析
       五、我国政府的立场与该融资构想方案的未来
   第三节国际航空和海运燃料排放税方案
       一、国际组织针对国际航空和海运排放问题的谈判进程
       二、国际航空和航海业燃料排放征税融资方案的设计构想
   第四节其他创新性融资来源的构想方案
       一、全球碳税方案
       二、金融交易税方案
       三、将化石燃料补贴转化为气候资金方案
       四、分配数量单位的拍卖方案
   第五节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的正当性评价
       一、基于正当性原则对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的评价
       二、基于正当性标准对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的评价

第五章私营部门融资的正当性问题与风险化解
   第一节私营部门参与气候融资的必要性
       一、私营部门的简要说明
       二、私营部门融资将是气候资金的重要来源
   第二节正确看待私营部门气候融资的正当性问题
       一、私营部门气候融资是否与正当性原则相冲突
       二、私营部门融资与正当性融资标准的关系
   第三节私营部门气候融资的风险与化解
       一、私营部门气候融资存在的风险
       二、提供经济信号是化解私营部门融资风险的首要因素
       三、化解私营部门气候融资风险的潜在工具
       四、私营部门融资风险化解工具的适用示例第六章绿色气候基金正当性融资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绿色气候基金正当性融资机制的框架构想
       一、资金调动机制的框架构想
       二、资金分配机制的框架构想
   第二节绿色气候基金资金筹集分担机制的方案选择
       一、五种潜在的资金筹集分担方案简述
       二、一种兼顾责任与能力资金筹集分担机制的方案
       三、对以上方案的正当性评价和方案选择
   第二节绿色气候基金之发展中国家间的资金分配机制
       一、基于发展中国家自主贡献减排的资金分配方案的利弊分析
       二、符合国家优先性发展的项目资金分配标准
       三、对最不发达国家与小岛屿国家资金分配的特殊考虑

余论

参考文献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绪论

一、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肯定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系列评估报告(AR5)包括三个报告,这三个报告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分别是2013年9月审议通过的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物理科学基础》(包括决策者摘要和报告全文),于2014年3月审议通过的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以及2014年4月审议通过的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减缓气候变化》。这三个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共同构成了目前对气候变化事实、影响、适应和减缓的现状和未来最全面权威的科学评估,成为国际社会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科学依据。参见周波涛,巢清尘,黄磊:《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核心结论与解读》,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98页。

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13:物理科学基础》2013年9月23-27日,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WGI)第12次会议和IPCC第36次全会,审议通过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物理科学基础》决策者摘要,并接受了报告全文。自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发布以来,随着气候系统观测资料质量和数量的明显提高、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家科学界在气候变化自然科学领域取得明显进展。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对这些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性评估,主要集中于气候变化事实、气候变化原因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三个方面。的核心结论如下:(1)气候系统多圈层的一致变化从多种角度印证了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气温升高、近130余年来(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约085℃,全球所有地区几乎都经历着地表增暖的过程。海洋变暖、近40年来,气候系统增加的净能量中有90%以上储存在海洋,其中60%储存在海洋上层(0-700米),致使其变暖,洋面附近的升温幅度最大。冰冻圈退缩、1971年以来全球冰川普遍出现退缩,平均每年约减少2260亿吨的冰体。近20年来格陵兰冰盖、南极冰盖的冰储量在减少,北极海冰范围自1979年以来明显缩小。海平面上升、1901-2010年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19米,上升速率为每年17毫米。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自工业化以来,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持续上升。2011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为391ppm、1803ppb和324ppb,分别不工业化前高出40%、150%和20%,为近80万年来最高。(2)通过辐射强迫能够定量描述人为和自然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得出结论认为,人类活动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半以上的全球气候变暖。1750年以来,总辐射强迫为正值,导致了气候系统变暖;1970年以来,人为辐射强迫呈快速升高趋势,增加速率比之前的年代要快;2011年人为辐射强迫值为每平方米229瓦,比自然因素太阳辐照度变化产生的辐射强迫(每平方米005瓦)高出40倍。1750年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辐射强迫的贡献最大,其辐射强迫值为每平方米168瓦,可见人类活动在气候变暖中的作用。这一结论的可信度在95%以上。(3)未来温室气体继续排放将导致全球气候系统进一步变暖,限制气候变化需要大幅度和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未来在温室气体继续排放的情景下,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升高,海洋将持续变暖;一些极端气候事件(如热浪、强降水)发生频率将增加;全球冰川体积和北半球春季积雪范围将进一步减少,北极海冰将继续消融;海平面将继续上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1世纪末的全球地表温度,即使停止二氧化碳排放,气候变化仍将维持数百年。如果要在可能性大于33%、50%和66%的条件下实现2100年升温不超过2℃(与1861-1880年相比),全球可累积排放的空间约为15700亿、12100亿和10000亿吨碳。参见周波涛,巢清尘,黄磊:《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核心结论与解读》,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99页。

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13:物理科学基础》的意义:(1)利用更多的观测和研究证据证明了气候变暖的基本事实,进一步确认了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之间的因果关系,强化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合理性,将进一步使其成为一项需要长期关注的全球事务。总体而言,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目前国际科学界在气候变化科学问题上的认知水平。(2)深化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该报告主要评估了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重点内容是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与AR4相比,AR5从更多层面和角度进一步印证了近百年气候变暖的事实。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系统的证据更多、更强,在区域温度变化、水循环、冰雪圈和海洋等方面,提出了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变化的新证据,人为变暖的检测归因分析也从全球尺度细化到区域尺度。而且,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及其性能的改进有助于提高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可信度。(3)为国际社会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给出的结论是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减缓和政策的基础。其对全球变暖事实、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和对未来继续变暖预测的进一步确认,将极大地提升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IPCC对2℃温升目标下的累积排放空间进行的量化评估,强化了温升目标与排放量的关系,给出了在不同概率情况下未来总排放空间的选择,限定了未来的总排放空间,必将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德班平台谈判进程和气候变化国际事务产生重要影响。

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核心结论如下:(1)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在第一工作组报告评估的气候变化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了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See IPCC,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c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其中,报告分别对水资源、生态系统、农业人类健康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评估,指出自然系统相对于人类系统而言,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证据最为有力和全面,同时人类系统的某些影响也可以归因于气候变化。此外,AR5 GWⅡ报告也对气候变化下复杂世界的脆弱性和暴露度进行了评估,指出由于区域发展过程的差异,非气候因子和多方面的不公平造成了区域之间脆弱性和暴露度的差异,由此导致所面临气候变化风险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区域差异。参见李修仓,姜彤,巢清尘等:《IPCC第五次评估第二工作组报告的核心结论与解读》,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6页。(2)报告采取不同升温水平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系统、海岸系统和低洼地区、人类健康、经济部门、城市和农村等11个领域和亚洲、欧洲等9大区域(大洋)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同时考虑不同领域和不同区域的适应潜力,预估了不同升温水平和适应措施下领域或区域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中,报告指出降低和管理气候变化风险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点:一是,以风险管理为切入点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二是,气候恢复能力路径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参见李修仓,姜彤,巢清尘等:《IPCC第五次评估第二工作组报告的核心结论与解读》,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9页。

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14:减缓气候变化》IPCC第三工作组第12次会议于2014年4月7-11日在德国柏林召开,各国政府代表对报告决策摘要进行了逐行审议,第五次评估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决策摘要最终于2014年4月12日的IPCC第39次全会上通过。报告基于全球范围的最新研究成果,聚焦于减缓气候变化问题,重点围绕全球相对于工业化前温升不超过2℃这一核心目标,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原则及概念框架、温室气体减排趋势和影响因素、减缓的目标与路径、行业部门的减排潜力与成本、国际气候体制与国内及区域政策、气候融资等问题做了全面评估,系统给出了有关实现2℃温控目标涉及的原则和框架问题、历史轨迹、未来减排空间和路径、部门减排要求和可行性以及国家、区域、国际层面的政策和资金需求等一系列重要结论。核心结论如下:(1)报告强调“经济和人口增长”是驱动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1970年以来的CO2累积排放约占总历史累积排放的一半,最近十年是排放增长量最多的十年。此外,报告还给出了引入森林和土地利用相关的CO2累积排放后CO2历史累积排放的区域和国别分布,大幅降低了发达国家在历史累积排放中的比重。(2)报告基于对基准情景的评估,指出“为了避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险的干扰,需要摆脱一切照常的做法。”报告基于对300余个基准情景的评估指出:如果没有额外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未来全球排放增长预期将继续由全球人口和经济增长驱动。在不考虑额外减缓行动的基准情景下,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相对于工业化前(1850-1900年)将升高37-48℃。基准情景下的温室气体浓度将在2030年超过450ppm CO2当量。2011年的大气CO2当量浓度水平约为430ppm(不确定性范围为340-520ppm)。报告基于对减缓情景的评估,建立了不同浓度情景和温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不同浓度情景对应的实现温升控制在相对于工业化前(1850-1900年)不超过2℃的可能性。报告基本将450ppm CO2当量浓度情景(2100年大气CO2当量浓度情景(大于66%的可能性)将2100年相对于工业化前的温升控制在2℃以内。但是报告也没有完全否定其他浓度情景实现2℃温控目标的可能性。例如报告指出:500ppm CO2当量浓度情景如果在2100年前暂时不出现过冲超过530ppm CO2 当量的话,仍有多半可能(大于50%的可能性)。(3)报告基于对减排情景的评估指出:“实现2℃温控目标需要将从目前到本世纪末累积CO2排放量控制在10000亿吨左右,在成本最优的情况下,相应的排放路径要求全球2030年的排放量需低于2010年水平,并在2050年实现深度减排。”除了减排空间,报告还给出了可能实现2℃温控目标的典型排放路径,即“全球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要限制在300-500亿吨CO2当量,相当于比2010年下降0%-40%,报告特别强调了2030年这一年的排放水平对实现全球2℃温控目标的重要性,指出“将减缓行动延缓至2030年甚至之后将大幅度增加转型难度,并降低实现全球2℃温控目标的可能性和选择方案。全球2050年的温室气体相对于2010年应减少40-70%,2100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应减至近零。”

尽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14:减缓气候变化》强调了“经济和人口增长”是驱动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但该报告同时指出:“实现不同减缓情景的经济成本差异很大,但不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报告指出,假设全球所有经济体立刻同时采取减缓措施,有全球统一碳价,所有关键技术的获取都不存在障碍的理想情景下,为实现450ppm CO2当量浓度情景目标,全球将面临消费量损失(如2030年为1-4%),同时全球消费增速每年将减少004-014个百分点。”但是,如果限制特定技术(如可再生能源、核能、CCS等)的获取和允许部分国家延迟采取减缓行动都将大幅度增加减排成本。报告进一步指出:“减缓气候变化行动将产生大量的协同效应,对气候政策的协同效应进行有效管理可更好地奠定采取减缓行动的基础,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次评估的情景结果指出,在可能实现2℃温控目标的减缓情景下,提供空气质量和保障能源安全的成本都将降低,同时还有利于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并保持能源系统的稳定性;效率提高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将带来重要的协同效应;在能源终端部门采取减缓行动所带来的协同效应将超过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且通过补充的政策措施,潜在的负面影响是有可能避免的。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可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协同效应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估,有效管理协同效应可促进可持续发展。

IPCC第五次评估第三工作组报告呈现如下特点:(1)报告以风险管理和不确定性为切入点,采用了紧密围绕全球相对于工业化前温升不超过2℃这一全球政治共识的新的思路主线,基于对过去和当前的排放趋势的分析识别减缓气候变化的挑战,基于情景分析给出与一系列浓度目标一致的长期减缓路径,进而识别出不同经济部门的可行减缓选择和相应的政策选择。(2)与第四次评估报告相比,本报告强化了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集成风险和不确定性,社会、经济、伦理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等减缓气候变化相关的框架性、概念性、基础性问题的探讨和评估。(3)报告紧扣全球2℃温控目标,强化了对最可能实现全球2℃温控目标的低浓度情景的全方位评估。(4)报告从跨部门的角度侧重评估了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形态对排放的影响和相应的减缓措施。(5)报告从国别与次国别、跨区域和国际四个层面强化了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的评估,并设置单独章节讨论资金问题。参见傅莎,邹骥,张晓华,祁悦:《IPCC第五次评估第三工作组报告最新结论的解读分析》,第114页。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