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宁波市宝韵音乐幼儿园
出版时间:2016年5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是作者在反思、总结其三十多年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精心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本书从社会与人的发展层面解析文化与教育的基本理论,阐述了自然化人与他然育人的理念与观点。然后,从文化自然化人与教育他然育人
作者姓名: 马春玉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8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反思、总结其三十多年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精心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本书从社会与人的发展层面解析文化与教育的基本理论,阐述了自然化人与他然育人的理念与观点。然后,从文化自然化人与教育他然育人的观点出发,围绕“和美幼儿”发展的核心价值内涵,提出了学校尤其是幼儿园和美文化建设与和美教育系统建构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策略。
作者简介
马春玉 女,汉族,幼儿园正高级职称,宁波市宝韵音乐幼儿园园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宁波市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宁波市名校长,宁波市教坛中坚。出版独立专著1部、主编著作2部、参编教材多部;在CSSCI与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十余项。
序曲心向和美
第一章文化化人论
第1节文化概念述要
第2节文化的形成与社会构成
第3节文化生命力与社会价值
第4节文化的功能与人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育人论
第5节教育概念述要
第6节教育与社会文化
第7节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8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和美文化论
第9节和美文化解读
第10节凝和美之魂
第11节强和美之体
第12节立和美之境
第四章和美教育论
第13节和美教育要义
第14节和美教育本体论
第15节和美教育载体论
第16节和美教育机制论
尾声和美校园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文化化人论
文化是人类认知与创造世界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演化与发展的产物。文化本质上是体现人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及状态的一种非物质形态。了解、把握文化的要义,需要从文化的形成原因、条件及过程等来解读文化的形体与本质,需要从文化的演化过程及趋向来揭示文化的基本功能与现实意义。首先,文化是一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社会形态,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而自然形成的。一切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内容及其形态都是形成文化的源泉,都是建构文化形体的材料。其次,文化蕴含着社会的价值与人类的精神灵魂,是人类社会价值观念不断积淀、演化与发展的必然。支撑、主导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核心即是由人类的思想观念凝结、演化而成的主流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正是人类文化生值、生魂的胚芽。再次,“人化”而成的文化,其主要功能就是“化人”。人类在漫长的追求实现自我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在认知自我、认知他人、认知大千世界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积淀了底蕴深厚的社会文化,从而使得社会成为吸古纳今、兼容并蓄的大熔炉。而人类社会之所以成为大熔炉,之所以成为制约、影响、改变人的发展的大环境、大空间,其根本原因正是源于文化自觉化人的功能与作用。
第1节文化概念述要
文化不是“绝对精神”之类的先天存在,它有着自我形成的原因与土壤。文化是因人而起、由人而生的,文化离不开人。然而,更确切地说,应是文化从形成到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离不开人类社会所包含的各种关系以及人的个体之间的各类信息交流与交往,离不开人类的社会活动。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存在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进程而发展,所以“文化”的准确表达应是人类社会的文化。
文化虽然是非物质形态的存在,但它必然要通过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文化并非虚无的,而是有血有肉的、实实在在的存在,即使用肉眼看不见,但我们也能真实地感觉到它的存在。从结构上来看,文化既有其形的体即外衣,又有其质的魂即内核,而且如黑格尔“洋葱文化”的比喻一样,文化的体与魂是融为一体的,是不可分离的。文化外衣之初始就是人类认知表达的各种各样的符号以及隐含于符号表达之中的各种方式,而文化内核之初始即是人类认知表达的思想、情感与意义等。因此,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各种结构形态正是社会文化之形与体存在的载体,而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各种价值观念则是滋生、孕育各种社会文化之质与魂的根源。现实中,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社会存在。要分析文化,首先要从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入手。而要分析社会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要厘清社会文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则需要从假设、界定文化的概念开始。
一、文化概念研究综述
“文化”一词在我国由来已久。从辞源上看,“文”在《易·系辞下》《礼记·乐记》《说文解字》等文献中均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基于事物结构、秩序等层面的“道理”,并逐渐从文字符号学的角度具体演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从伦理道德学的角度演绎出美、善、德、行等含义。“化”在《庄子·逍遥游》《易·系辞下》《黄帝内经·素问》《礼记·中庸》等文献中均指改易、生成、造化,即指事物存在形态或内在质性的改变与变化,后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田刚教育调查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2自从我国西周的《周易》出现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即“人文以化成天下”,以及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及至西汉时期的《说苑·指武》《文选·补之诗》等文献中出现了“文化”一词,文化的概念便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等对举。可见,文化的基本含义在其产生之初始便指向“文治教化、以文教化”。雷芳等编著民办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2在现代汉语中,“文”之首义多被确定为“事物错综所成的纹理或形象”,“化”则指“事物性质或形态的改变”,而“文化”多被视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特指精神财富,如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例如《辞海》对文化的定义采用的是“总和式”的定义,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具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会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与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的基础。又如《社会简明辞典》也有相似的定义: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则通过三个层面来解释文化概念,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我国近代、现代史上不少学者如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章太炎、胡适、陈独秀、梁漱溟、陈序经、陈寅恪、李大钊、殷海光等,对文化也都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且有不少论述传世,然而他们对文化的论述与主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存有差异。诸如在对文化的理解与主张上,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其力主中西文化融合;章太炎则更注重立足于中国整个传统思想文化的“根源盛大处”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自性”;陈寅恪坚持“中国文化本位论”;王国维“文化人格”论实质上倡导了一种“本真人格”及其内蕴的自由精神;主张文化救国的胡适强调渐进主义的文化改良与进行传统文化的批判重建,倡导自由主义文化宗旨;秉承新人文主义的吴宓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中予以对比研究,面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化的困境,既剖视时俗之弊,又图切实之建设,以期践行其“文化神州”与人文教育和文化强国的梦想;李大钊的文化调和思想体现出创新、包容、开放、和谐的特征。再如对文化概念的定义与解释,梁漱溟曾经用描述的方法称所谓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包括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等;陈序经在对“文化”词源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将文化定义为人类适应时境以满足其生活的努力的结果和工具。有人简单地概括说,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龙应台:什么是文化?[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6025html,2015-10-13也有人认为,文化即是社会历史文明以观念、思想、习惯、作风、习俗、语言文字等形式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投影。文化至美青春绽放
……